公司動態
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至15%。為達到這一目標,政府近年內還會在政策上大力支持風電、太陽能發展。中國政府與太陽能行業經過十余年的努力,光伏發電得到快速發展。2014年,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28吉瓦,僅次于德國的38吉瓦,居世界第二位;并網發電250億千瓦時,相當于三峽的1/4的電量,與全球排名第60位的國家全年的發電量相當。
近兩年,中國光伏制造業慢慢走出“雙反”的陣痛,過剩產能逐步被消化,產業集中度提高,技術進步,成本降低,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2012年到2015年,光伏組件成本平均每季度降低約3.7%,2014年中國前五大光伏制造企業組件產量超過15吉瓦。
目前中國太陽能行業的發展特征是:發展目標明確,政府政策支持,具備完成目標的生產能力。因此,如何經濟有效地完成設定目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的路徑規劃及相關政策設計。2014年政府規劃了14吉瓦的年度光伏裝機目標,其中集中式6吉瓦,分布式8吉瓦。結果是集中式完成了8.55吉瓦,超額42.5%;而分布式僅僅完成了2.05吉瓦,僅為規劃的25.6%?!凹袩岱植祭洹钡氖袌龇磻f明目前的光伏政策或許還需要修正。
中國太陽能發展還面臨許多困難。首先是收益問題,據測算,2014年中國西部集中式光伏收益率與德國同期光伏發電收益相當,而東部分布式收益則不到一半,這與目前太陽能發展“集中熱分布冷”的實際情況相印證。西部集中式光伏日照小時數高,規模成本更低,雖然并網和送出成本高,但是成本基本上由電網承擔。中東部分布式光伏發展動力不足,需要更高的上網電價,或是更高的終端電價來提高分布式光伏的積極性(比較高的終端電價可以使分布式太陽能業主省下更多的錢)。分布式光伏還面臨安裝的物理限制,國外居民屋頂是分布式主要的安裝形式,而中國城市住宅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進入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展的利好或將來自“配額制”政策的實施。事實上,配額制與上網電價政策并列為全球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兩大政策工具。目前政府的做法是將裝機計劃分到各個省市地區,與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的配額制有著比較大的差異。上述國家的配額制相對市場化,由發、供電企業承擔責任,附加成本能夠傳導至消費端。而中國目前只是對各級政府進行責任分配,隱性要求地方政府額外提供優惠政策與補助,資金來源并未明確,也難以通過市場機制進行有效傳導。因此,目前太陽能“配額制”雖然簡單方便,但需要進一步修改,增加可操作性和降低成本。
政府如何保障太陽能的健康發展?首先是制定合理的價格以及設計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發展機制,包括配額制、上網電價、地方補助以及電網與金融支持等的綜合發展機制。政府還可以通過試點,科學制定和試驗更多形式的補貼,然后將成功模式向全國推廣。其次,作為太陽能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光伏裝機目標的制定應該更為細致合理,應充分考慮到各地經濟發展情況、電價與電網情況、光照資源稟賦以及能源結構等等。再次,基于中國分布式面臨的限制條件,現階段將發展重心放在經濟性較強的集中式上可能更為實際些,這需要加緊建立外送通道,發展大規模遠距離輸送與消納技術。最后,加快分布式發展模式研究和發展儲能技術。中國太陽能行業前景廣闊,一定能為中國實現清潔發展目標與減排承諾作出應有的貢獻。
近兩年,中國光伏制造業慢慢走出“雙反”的陣痛,過剩產能逐步被消化,產業集中度提高,技術進步,成本降低,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2012年到2015年,光伏組件成本平均每季度降低約3.7%,2014年中國前五大光伏制造企業組件產量超過15吉瓦。
目前中國太陽能行業的發展特征是:發展目標明確,政府政策支持,具備完成目標的生產能力。因此,如何經濟有效地完成設定目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的路徑規劃及相關政策設計。2014年政府規劃了14吉瓦的年度光伏裝機目標,其中集中式6吉瓦,分布式8吉瓦。結果是集中式完成了8.55吉瓦,超額42.5%;而分布式僅僅完成了2.05吉瓦,僅為規劃的25.6%?!凹袩岱植祭洹钡氖袌龇磻f明目前的光伏政策或許還需要修正。
中國太陽能發展還面臨許多困難。首先是收益問題,據測算,2014年中國西部集中式光伏收益率與德國同期光伏發電收益相當,而東部分布式收益則不到一半,這與目前太陽能發展“集中熱分布冷”的實際情況相印證。西部集中式光伏日照小時數高,規模成本更低,雖然并網和送出成本高,但是成本基本上由電網承擔。中東部分布式光伏發展動力不足,需要更高的上網電價,或是更高的終端電價來提高分布式光伏的積極性(比較高的終端電價可以使分布式太陽能業主省下更多的錢)。分布式光伏還面臨安裝的物理限制,國外居民屋頂是分布式主要的安裝形式,而中國城市住宅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進入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展的利好或將來自“配額制”政策的實施。事實上,配額制與上網電價政策并列為全球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兩大政策工具。目前政府的做法是將裝機計劃分到各個省市地區,與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的配額制有著比較大的差異。上述國家的配額制相對市場化,由發、供電企業承擔責任,附加成本能夠傳導至消費端。而中國目前只是對各級政府進行責任分配,隱性要求地方政府額外提供優惠政策與補助,資金來源并未明確,也難以通過市場機制進行有效傳導。因此,目前太陽能“配額制”雖然簡單方便,但需要進一步修改,增加可操作性和降低成本。
政府如何保障太陽能的健康發展?首先是制定合理的價格以及設計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發展機制,包括配額制、上網電價、地方補助以及電網與金融支持等的綜合發展機制。政府還可以通過試點,科學制定和試驗更多形式的補貼,然后將成功模式向全國推廣。其次,作為太陽能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光伏裝機目標的制定應該更為細致合理,應充分考慮到各地經濟發展情況、電價與電網情況、光照資源稟賦以及能源結構等等。再次,基于中國分布式面臨的限制條件,現階段將發展重心放在經濟性較強的集中式上可能更為實際些,這需要加緊建立外送通道,發展大規模遠距離輸送與消納技術。最后,加快分布式發展模式研究和發展儲能技術。中國太陽能行業前景廣闊,一定能為中國實現清潔發展目標與減排承諾作出應有的貢獻。
- 下一個:我國中央空調市場向新路線轉型分析